簋,是古代中國用于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,也用作禮器,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志性青銅器具之一。其主要盛放煮熟的黍、稷、稻、粱等食糧,作用相當于我們現(xiàn)在使用的大碗,人們使用工具從中取食。
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內,就館藏著一件戰(zhàn)國晚期楚國青銅器——銅簋,由安徽博物院提供。這件銅簋,造型、裝飾與西周、春秋的銅簋相比,別看它其貌不揚,品相不佳,但卻是國寶級文物。
該銅簋體如豆形,直口、淺腹,圓形拱蓋,蓋頂飾有四個變形的鳥形鈕,腹部設有4個窄扉棱,高圈足,下承四足臺座,方形座較矮,簡潔樸實,具有典型的戰(zhàn)國晚期楚國青銅器特色。據(jù)資料記載,該銅簋是1933年在當時還屬于壽縣的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的,共出土4件,都是楚國遷都壽春(今壽縣)后就地鑄造的。
楚頃襄王三十六年,即公元前263年,楚頃襄王病危,太子熊元在黃歇的幫助下從秦國逃回楚國,同年秋天繼承王位,是為楚考烈王。楚考烈王二十二年,即公元前241年,楚國在合縱伐秦中失利,國勢愈衰,不得不遷都壽春以避秦。公元前238年,楚考烈王死后,楚幽王繼位。楚幽王十年(即公元前228年)三月,楚幽王卒,同母弟熊猶代立,是為楚哀王。
現(xiàn)位于謝家集區(qū)楊公鎮(zhèn)李三孤堆的戰(zhàn)國晚期楚王墓,發(fā)掘前稱“李三孤堆”,又稱“離散孤堆”。該墓口東西長41.2米,南北寬40.2米,墓口以下設有九級臺階,深15米,墓口東端有一條長22.4米斜坡墓道。1933年被盜墓挖出來的大批青銅器有鼎、簋、敦、甗、簠等。專家學者研究這些器物之后,得出結論,這個墓就是楚幽王墓。隨著李三孤堆楚王墓的發(fā)現(xiàn),也拉開了楚文化研究的序幕。
據(jù)了解,青銅簋出現(xiàn)在商代早期,盛行于商周和春秋,戰(zhàn)國以后比較少見。西周以來,鼎、簋等食器升級成為青銅禮器的核心,成了政權的象征,等級關系的標志,通過形制、大小、組合關系體現(xiàn)等級,形成獨特的禮器體系。在古代禮制中,青銅簋通常在祭祀和宴饗時以偶數(shù)組合與以奇數(shù)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,如:天子用九鼎八簋,諸侯七鼎六簋,大夫五鼎四簋,元士三鼎二簋。
在商代早中期,簋多為圓形,侈口、深腹、圈足;到了商代晚期,雙耳簋開始增多。西周時期是簋的盛行時期,不僅出土數(shù)量增多,而且形制亦趨復雜,除雙耳圈足簋外,還出現(xiàn)了四耳簋、三足簋、四足簋和方座簋等,西周中期后多有蓋。簋至戰(zhàn)國后開始衰落,制作比較粗糙,其形狀和裝飾大膽突破傳統(tǒng)風格,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,也反映出當時禮崩樂壞的現(xiàn)實。
(記者 張明星 付莉榮 攝影報道)